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 <table id="9tknq"></table>

  • 院長致辭
     
    網站首頁 / 醫院概況 / 新聞中心 / 就醫指南 / 科室導航 / 專家薈萃 / 健康園地 / 臨床科研 / 黨群建設 / 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膏方養生與中醫藥文化
     

    中國中醫藥發展簡史(三)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8-04 14:09:23 點擊量:4664

           兩晉南北朝在秦漢時期形成的醫學理論和臨證醫學成就的基礎上,又得到了充實提高。西晉醫家皇甫謐(公元215~282)稽古論今,撰成《針灸甲乙經 》12卷,128篇。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對后世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醫藥職令時規定,本書為醫學士必修書。

      魏晉名醫王叔和(公元265—31 7年)博通經方,尤精切脈,對中醫脈學有獨到見解,其理論對后世影響深遠。王叔和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集古代診脈法的大成,所著的《脈經》十卷,盛傳于世,此書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

      切脈診病創始于扁鵲,到《黃帝內經》已有了脈診的基本理論。雖然在《內經》時代仍以切全身脈的遍診法為主,但也明確提出切脈獨取寸口的方法。

      隋唐時期政治、經濟的穩定繁榮和內外交通的發達,為醫藥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全書共50卷,載列證候1700余條,分別論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癥狀,還記載了腸吻合術、人工流產、拔牙等手術。其中對一些病因病原理描述比較詳盡科學。如:認為絳蟲病系吃不熟的肉類所致。

      由于用藥經驗不斷豐富,外來藥物日益增多,對藥物學成就進一步總結已成為當時的客觀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余人集體編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成 《新修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它比歐州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藥典》早883年。該書共54卷,包括本草、藥圖、圖經三部分,在國內外影響較大。公元71 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書的傳抄本規定為學醫的必讀課本。

      孫思邈(公元581~682)是唐代大醫學家,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二書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指甲狀腺腫類疾病)是因人們久居山區,長期飲用一種不好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居這些地方;對夜盲病人,采用動物肝臟治療等。公元752年,唐代醫學家王燾所著的《外臺秘要》又是一部醫方巨著,全書共40卷,載方6000余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為后世整理保存了大量古代醫學文獻。


      兩宋時期隨著社會穩定,科技發展,中醫藥學取得繁榮局面。這個時期政府重視中醫教育,設立“太醫局”,培養中醫人材的。學生所學課程包括《 內經》、《難經》、《傷寒論》等。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兩具銅人,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荚嚂r,試官將銅人穴位注水,外用蠟封。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 。這是中醫學教育的創舉。

      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校正出版歷代重要醫籍提供了重要支持,1057年,宋政府設置校正醫書局,集中了一批著名醫家,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有計劃地搜集、整理、考證和???。使許多瀕臨亡佚的重要醫籍得以保存刊行,流傳至今。為中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宋代在中醫藥各科取得重要成就,先后有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宋慈《洗冤錄》、官修藥典《開寶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圖經》等等。

      金元時代,由于連年戰禍使疫病增多,迫使更新有效的醫療手段 ,所以出現了許多具有爭鳴和創新的醫學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被后世稱之為“ 寒涼派", 多用寒涼藥物的劉完素;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稱之為“攻下派”的張從正;重在溫補脾胃,被后世稱之為“補土派”的李東垣;以養陰降火為主,被后世稱之為“養陰派" 的朱震亨。而且中藥的“氣化說”“歸經說”“升降沉浮說”等理論,經各醫學家闡發,得以體系化。

      明代中醫藥文獻整理總結和各科都有很大的發展,如徐春圃的《 古今醫統大全》、張景岳的《景岳全書》、楊繼洲的《針灸大成》、汪機的《石山醫案》等等。而取得空前得成就的是中藥學,其中突出的有兩書,一是官修《本草品匯精要》,以工筆彩繪1358幅精美的藥圖而著名。

      另一是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所著的里程碑式 藥物巨著《本草綱目》。此書在前人本草著作的基礎上進行徹底的修訂,參考文獻800 余種,歷時27年之久,寫成了《本草綱目》,在他去世后三年首次刊行。此書載藥1892種,附方11000多個,采用當時最先進的分類法,蘊含進化論思想,體例詳明,用字嚴謹,它不僅是一部藥物集大成著作,而且是一部研究動植礦物的博物學巨著,被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它為“中國百科全書"。


      李時珍長期親自上山采藥,改繪藥圖,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對藥物進行實地考查和整理研究,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糾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藥物品種和藥效方面的錯誤,這部書出版后流傳中外,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當前在線人數:361人, 您是第 6818位訪問者
    建議使用IE5.0以上瀏覽器 最佳分辨率:1024*768

    版權所有: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贛ICP備2021002407號-1   

    技術支持:   ga.PNG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37號



    掃碼查看服務號

    掃碼查看訂閱號

    在线视频 不卡 欧美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在线精品_人妻超清中文字幕乱码一区_伊人久久无码大香线蕉综合6